HBO重播之賜,終於從頭到尾看完一路玩到掛。看兩位老牌影星傑克尼克遜與摩根費里曼飆演技,實在過癮。

 

劇中兩個角色呈現相當的對比:一個是年輕時因為意外當爸爸而放棄大學學業、終其一生當黑手養家的黑人;一個是從16歲就開始賺錢、精通理財、迅速累積財富的白人富豪。兩人相遇的時空很特別:在醫院的病房裡;都在僅剩不到一年的生命時。

 

結伴探險的想法,開始於摩根費里曼從醫生那裡得知自己頂多只剩一年生命時,在病床上寫的The Bucket List。同樣被醫生告知活不過一年的傑克尼克遜,在偶然的機會裡(其實出於好奇心,刻意請助理將這張揉爛了的紙片從地上撿起來給他)看到這張單子上列的事項,於是開始玩笑式的在單子上修修改改,寫下他認為人生應該體驗的事,然後熱情的邀請摩根費里曼在僅剩的日子裡一路玩到掛

 

才剛認識不久的兩個人可以如此這般的彼此信任結伴而行,似乎有些超乎常情,但是在一個狹隘的空間裡(醫院病房),一起被醫生宣判死刑、一起分享生命中最難熬的情緒(儘管一開始並不是出自自願)、兩人都無可避免的在對方面前幾近裸裎的展示自己最不堪、最脆弱的一面。或許就是因為這樣的時空條件,讓兩人有著一種共患難的革命情感。當然片子傳達的訊息正面好看,就不用計較剛動過刀、高齡的癌末的病人,是否真的有體力可以這樣快意的體驗人生

 

電影裡的摩根費里曼嚴謹而博學,一輩子為養家活口而努力,日子過得平淡至極,除了緊密的家人,沒有其他有形的資產可以揮霍;傑克尼克遜吊兒啷噹、玩世不恭,吃香喝辣享受人生,資產多到花不完,就是沒有家人在身邊。劇中不乏對比的鋪陳:例如平民百姓與多金豪富、拘謹與放浪、平凡與成就、溫暖與孤獨,雖然斧鑿的痕跡略嫌明顯(畢竟富有不必然等於家庭不幸福),但是電影強調家庭價值與喜悅生命的主軸,仍讓人欣賞。尤其是在金字塔頂端的那段對話:是不是曾在自己的生命找到喜悅?是不是曾帶給別人的生命喜悅?如果拿來當作每天晚上入睡前的自省,應該可以解放更多忙錄到不知為何而戰的人們吧!

 

這是繼陪你到最後、以及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之後,又一次讓我思索:當確知時日不多時,要怎樣度過人生的最後一段時光? 看完片子後,我不能免俗的也來思考一下自己的Bucket List:年輕時想要成為百萬富翁(換算成現在的幣值,應該要是億萬富翁)、想要功成名就,都是假定自己來日方長、都認為自己還有用不盡的青春可以揮霍,可是如果當生命剩下有限的時日,我還會不會把財富名利放在人生清單的高順位?

 

重擬清單,我以為我會有一大長串的事項,沒想到坐在電腦前,努力想~~漸漸進入發呆狀態(最近好像經常坐在螢幕前發呆),一件都寫不出來。

 

對人生不再有夢想嗎?不是!

對人生不再懷抱希望嗎?肯定不是!

對人生失去探索的好奇?當然不是!

對人生失去熱情?絕對不是!

 

恰恰相反。

 

當主婦一年多來,最大的收穫,就是生活中少了抱怨,多了自在。每天睡覺前,跟親愛的家人閒聊抬槓,在笑鬧聲中進入夢鄉,或是在鄰居小孩每晚例行的洗澡尖叫聲中,跟老爺相視而笑的默契,都會讓心中盈滿一種暖暖甜甜的感覺。那種喜悅不是因為中了大獎、需要高分貝狂呼才能宣洩的快感;也不是獲得了誰的掌聲或贏過了誰,那種飄飄然的優越,而是一種淡淡的,發自內心深處的滿足;一種恰恰能把嘴角上揚、擁有快樂的能力。

 

我還是想要走訪印度、想跟老爺兒子手牽手爬金字塔、上黃山俯覽群峰,登長城緬懷古今。只是我知道,即使能達成的有限,也不會有太大的遺憾。尋常生活中的點滴感受,一點都不亞於登高或遠行的讚嘆。俱備了快樂的能力,有沒有逐項完成The Bucket List 上的項目、甚至是有沒有所謂的Bucket List,似乎不那麼重要了!

 

最後一個一定要思索的問題是,除了老爺外,誰會是我一路玩到掛的最佳夥伴?

手帕交日月!

 

[後記]

1.    看完電影,有一個小小的問題,那張list不是在傑克尼克遜的家門前被他撕毀了嗎? 為何最後還會出現在摩根費里曼的病床上?

2.    大概是看過許多人介紹,對片子比較有期待,真正看到內容時,我對於那樣的 list 其實沒太大的感覺。可能是我對"超級有錢" 超級沒概念,奢華的娛樂不太能引起我的共鳴。不過片子仍有感動人的地方,所以寫了這一篇。


我想說的是,如果生活不快樂,現在就改變。人生可以隨時列清單、改清單,重點在於自我實現應該採"定期定額",而非零存整付。不必等到生命的最後幾個月來才來追夢,現在就可以開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riestri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